寫在前面:公元1894年(光緒20年)是正值中日甲午海戰(zhàn)爆發(fā)的前期,國內民族危機感日漸嚴重,但要怎么改變,沒人有清楚。也就在這時,一部傳世之作出現了,這就是鄭觀應的《盛世危言》,全書從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外交、文化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,在當時給甲午戰(zhàn)敗后沮喪、迷茫的晚清末世開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藥……
這是一段歷史,但它給了我們現實的啟示:當一個國家或公司在外界看來處于盛世的時候,或許內部正埋藏著危機。過去的一年內,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,人氣爆棚、在網絡上被炒得風聲水起的小米成為了所有手機廠商傾慕的對象。一群“互聯網的大佬們”,以創(chuàng)新的網絡營銷,開創(chuàng)了小米盛世,小米也不負眾望的在銷量與人氣上,創(chuàng)造著業(yè)內的“奇跡”。
然而,就是這樣一個處于盛世的小米,在近期卻陷入了輿論的泥潭。傳說中的饑渴營銷、銷量“神話”、返修率“奇跡”、資本運作的嫻熟等話題本就褒貶不一,近期最為集中的則是產品質量問題,也正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,引發(fā)了一場關于小米的輿論風暴。
筆者不想與大家過多的探討是非對錯,只是想從各個角度,來看小米的盛世和潛在的危機。我將從產品、優(yōu)勢、資本以及綜合建議等幾方面來還原一個真實的小米,而在了解真實的小米之前,先讓我們看看下面的這場風波。
“砸手機”引發(fā)的輿論風暴
5月11日,新浪微博一位名叫@秦如山的博主發(fā)布微博稱,身邊多位朋友購買的小米手機都出現了諸如頻繁死機、循環(huán)重啟、電量不穩(wěn)等問題,而小米官方遲遲不給說法,因此他決定下周末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門口現場砸小米手機,以示憤怒。
這與去年年底“羅永浩大戰(zhàn)西門子”式的維權行動,從思路到手法基本一致。當這條微博被一些媒體及加V人士轉發(fā)之后,迅速在微博上引發(fā)了一場關于小米手機質量問題的爭論。
而小米方面對此的回應則耐人尋味。以小米以往應對置疑的方式,和雷軍對互聯網的了解與自信,他完成可以放出“讓他們砸!越砸小米越出名”之類的豪言,但現實情況是雷軍以“不參與任何口水戰(zhàn)”為由,回避了這場爭論。而小米公司也馬上承認部分產品存在重啟故障(之前干嘛去了?),同時部分小米高層和小米客服等賬號都曾私信聯系秦如山,希望通過上門服務解決問題。
問題解沒解決?其實對于秦如山來說這都不重要,因為這或許本來就是一場秀,是微博營銷團隊借機炒作(當然甚至不排除這本身就是小米策劃的,因為你要承認產品有問題,總得找個機會吧),想要這事兒平息,高層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,這對于小米來說再容易不過了。但是,由此而引發(fā)的,卻是更多小米用戶的共鳴。
在微博上,關于小米手機質量問題的聲音屢見不鮮,甚至有用戶成立“小米民間客服部”,來收集小米手機用戶放映的問題并試圖反饋給小米公司。而在百度、谷歌等搜索引擎,搜索如“小米手機重啟”、“小米手機燒SIM卡、小米手機電池觸點不良”等較為典型的問題,頁面反饋都在百萬個以上!在手機中國的論壇上,也有不少用戶發(fā)帖反映購買的小米手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。這對于剛賣了200多萬部的小米來說,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。
性價比優(yōu)勢不在或許是爆發(fā)的根源
事實上,關于小米手機質量問題的投訴,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。從首批紀念版的工程機開始,就曾爆出掉漆、邊框斷裂問題,而之后的量產版盡管有所改進,但依然有用戶反饋相關質量問題。耐人尋味的是,為何關于小米手機質量的置疑,會在如今集中爆發(fā)?
從發(fā)布開始,小米手機就打出面向“發(fā)燒友”的概念,客觀來講,真正發(fā)燒友級的用戶,對于產品質量的容忍度會更高一些,他們會將很多問題歸為軟件問題,并且會設法自己解決。然而,小米手機的用戶并非全都是發(fā)燒友,事實上現在小米手機的用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消費者,很多人可能才是首次接觸智能手機,甚至很多人將其作為“老人機”給年長的父母選購,這些用戶或許很難去容忍諸如死機、重啟、電話無法接通等影響正常使用的問題。
而“雙核1.5GHz僅1999元”的高性價比概念,更是成為小米手機熱賣的最大優(yōu)勢所在,考慮到其相對低廉的售價,或許一些用戶也會存有包容的心態(tài)去看待這些問題(對于多數理性的消費者而言,1999元的產品也不能放任質量問題存在)。但事實上,小米宣稱的這種性價比優(yōu)勢,在如今智能手機的大環(huán)境中,也正在漸漸失去。
1999元的性價比優(yōu)勢逐漸減弱
小米手機在去年10月份開始向排隊預定的米粉發(fā)售,年底才開放購買,與其去年8月正式發(fā)布時相比,性價比優(yōu)勢其實已經有所削弱(什么原因導致放貨推遲?我們在后面會說到)。在當時,1999元也是很多廠商都能做到的,只是因為這些廠商多采用傳統(tǒng)渠道銷售,成本會增加35%以上,而采用電商渠道的小米將這部分成本壓縮到不足10%。
而到如今,國內已經另有多家品牌開始將雙核智能手機價格拉到2000元檔位,如經常被用來和小米對比的魅族MX已經降至2399(這與小米手機在線下被炒到2300左右的價格相差無幾);酷派、OPPO等品牌也即將推出這一價位檔的產品,并且擁有雙網雙待、全球最薄等特性;天語甚至將雙核產品拉低至1500元以下。國際品牌中,也已經有2000元出頭的雙核產品。。
機型 | 市場零售價(元) | 評測總分 | 性價比得分 |
天語W806 | 1499(官方價) | 63 | 42 |
小米M1 | 1999(官方價) | 71 | 35.5 |
中興U970 | 1999(京東價) | 64.5 | 32.2 |
魅族MX | 2399(官方價) | 74.5 | 30.6 |
華為Ascend P1 | 2999(官方價) | 77 | 25.6 |
酷派9900 | 3000(京東價) | 75 | 25.0 |
OPPO Find 3 | 3400(經銷商) | 74 | 21.8 |
聯想樂Phone K2 | 2499(京東價) | 67 | 26.8 |
這時候,小米手機再談“最佳性價比”,也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了。當一款產品的性價比已經不再突出的時候,消費者自然也就更難以包容它的質量問題。
另外,小米手機不夠完善的售后渠道,也是引發(fā)消費者不滿的重要因素。小米手機通過電商渠道發(fā)售,銷往全國各地,小米官網上顯示,其售后渠道為26家小米之家和376家授權維修商網點,這些網點覆蓋27個省份和直轄市,基本只能輻射到較大的市級行政區(qū)劃。根據小米的售后政策,其他用戶需要將手機郵寄到指定地點進行檢測維修,這樣的時間成本顯然是很多用戶難以承受的。
或許對于雷軍而言,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的小米存在問題是難免的,但花真金白銀掏腰包購買小米手機的消費者,顯然無法容忍產品質量和售后方面出現問題。
青春版小米:突圍還是迷失
巧合的是,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小米公司在5月15日宣布了一款“新品”——小米手機青春版。
說小米手機青春版是款新品其實并不準確,因為它和此前正式上市的標準版小米手機用了同樣的模具——雖然雷軍在發(fā)布會上說“沒有設計是最好的設計”,但這種毫無亮點和特色可言的外形實在讓消費者提不起興趣(據傳第二代產品Mi Two有著更為時尚的設計,不知道雷軍又會怎么來描述?)。相比標準版,青春版只是處理器的主頻降低至1.2GHz,RAM內存則由1GB改為768MB,整體配置稍有縮水。但其價格,則相比1999元的標準版驟降500元。
由于整個公司正處于風口浪尖,小米手機青春版自然也招來不少非議。諸如“翻新機”、“降頻機”、未獲入網許可等聲音層出不窮。這樣的評價顯然過于失實,或許是激憤的消費者發(fā)泄不滿,亦不排除競爭對手惡意攻擊。小米公司公布的信息顯示,1.2GHz的小米手機甚至比標準版更早取得入網許可,而高通MSM8260處理器原本就有1.2GHz和1.5GHz兩個版本。
不過,入網許可透露的信息也正說明,小米公司已經意識到1999元的標準版在性價比方面的優(yōu)勢已經減弱。根據入網許可證發(fā)放日期來看,小米在去年8月和9月先后取得了1.2GHz產品(即現在的青春版)和1.5GHz產品(標準版)的許可證,小米選擇了后者,或許是因為當時市面上尚沒有1.5GHz主頻的智能手機,對于一個新品牌來更有噱頭。而如今將前者拿出來作為青春版推出,顯然不在一開始計劃之內,而是根據市場形勢做出的臨時決定。
1499的低價、七位創(chuàng)始人懷舊版的廣告、加上小米一貫營銷的手法,相信“限量”15萬部的青春版并不愁賣。但“面向發(fā)燒友、只做高品質高性能的發(fā)燒手機”是小米一貫對外宣傳的方向,而現在看來,小米手機的“高品質”要打上一個問號;而面對激烈的競爭,小米似乎在“高性能”上也做出妥協(xié),就連許多米粉對此也并不理解感到失望。
這也讓人們對小米的戰(zhàn)略產生懷疑——要知道,雷軍一直聲稱小米的互聯網模式是不靠硬件賺錢,這種新的模式也是小米手機被資本市場給予高估值的重要原因。
而實際情況看,小米要不靠硬件賺錢是不可能的。據業(yè)內人士估算,早期1999的小米手機,全部裝配完到庫房待售的成本價格在1300元左右,隨著量產和硬件成本的下降,現在還能低些,基本在1000元出頭,每臺手機賺多少很容易算出來,而青春版利潤就更高些了。雖說小米也通過配件賺取了更高的利潤率,但總利潤相對于手機產品本身來講還差很遠,這樣看,小米在手機產品上,依然走的是傳統(tǒng)路線,它不得不拼硬件、拼價格,產品陷入同質化深淵,這最終讓產品價格越來越低、利潤越來越少,而前景,也越來越不明朗。
小結:
產品性價比的優(yōu)勢正被蠶食,對于小米公司而言是眼下急需解決的問題,但這家公司面臨的困難或許不僅限于此。小米手機、米聊和MIUI系統(tǒng)被雷軍稱為“鐵人三項”,而當小米手機優(yōu)勢不再、米聊在微信面前已基本失敗、MIUI也正受到如盛大樂眾、騰訊Tita、點心OS等競爭對手的圍剿時,看似正處盛世中的小米,或許需要更多警示了。敬請期待下一篇《小米的盛世危言2:瘸腿的鐵人三項》。
本文作者更多文章:
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關于CNMO | 聯系我們 | 站點地圖 | 精英招聘 | CNMO記事 | 家長監(jiān)護工程 | 舉報不良信息
Copyright © 2007 -
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