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iPhone只是一款配置強勁的智能手機,相信粉絲們不會對它如此關注,iPhone之所以有今天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對設計苛求態(tài)度。人類對美的追求是無限的,很多不愿只作看客的設計師站出來為蘋果出謀劃策,今天小編將介紹幾款iPhone 5概念機,雖然不太可能成為現(xiàn)實,但是從審美的角度去欣賞他們,不失為一件樂事。
把這款刀鋒版iPhone放在第一個是因為它最不切實際,超薄,透明,可以彎曲,的確不錯,但它更像是一個印著iPhone圖標的卡片,耳機接口放哪里?電池放哪里?
這是一款來自HandyFlash的卡片iPhone,主打的依然是極限纖薄。但是如果機身不能隨意彎曲的話,放在牛仔褲的后袋里,一不小心就有折斷的危險。
這款概念iPhone的設計者一定是個Air迷,不甘忍受MacBook Air的寂寞,強行把iPhone拉入Air家族,和前面兩款相比,這款現(xiàn)實了一點,雖然同樣重視機身纖薄,但已經(jīng)不是夸張的銀行卡厚度;更重要的是它汲取了MacBook Air的錐形設計,既然如此,是不是側(cè)翻蓋的話就更正宗了呢?另外這款概念iPhone的屏幕橫跨手機兩端,最大限度的利用機身尺寸。我認為這兩點蘋果都可以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采納,真心不錯。
Antonello Falcone想必是用厭了iPhone亙古不變的3.5英寸顯示屏,這款iPhone的屏幕達到了4.6英寸,不但最大限度的利用機身寬度,而且增加了機身的長度。HOME鍵依然保留,但是從原來的實體鍵改成了觸摸感應鍵。我想如果真的把HOME鍵改成了感應鍵,那勢必要加入壓力感應系統(tǒng),不然切個西瓜不知要不小心跳出來幾次。機身依舊纖薄,8.4mm。
Michal Bonikowski設計的這款概念機應該是最接近現(xiàn)實的iPhone了,看起來像不像一個小的iPad,尤其是背面,使用了iPad 2樣式的鋁合金外殼。HOME鍵也使用了感應按鍵。
雖然這些只是概念機,但是從中我們可以分析出一些用戶對手機外形的需求。
一,輕??;這也是目前手機制造商孜孜不倦追求的,MOTO Droid Razr就是典型代表,厚度僅為7.1mm。
二,大屏幕,iPhone屏幕顯示效果一直是行業(yè)領先,但是其3.5英寸的大小讓一些玩家覺得不太夠用,不過,用戶似乎也不想iPhone變得更大,所以可以充分利用手機長寬將是個不錯的方案。
三,HOME鍵根深蒂固,我們可以看到這五款概念設計,沒有一款舍棄了原來的HOME鍵,只是有的把它改成了觸摸感應。
四,形狀多樣化,不要總是方方正正,把圓角改成方角了,錐形機身也是不錯的么,Air現(xiàn)成的理念,拿來用就是了;等到以后再出個前凸后翹版專供宅男使用那就更棒了。
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
關于CNMO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站點地圖 | 精英招聘 | CNMO記事 | 家長監(jiān)護工程 | 舉報不良信息
Copyright © 2007 -
北京沃德斯瑪特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6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