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內肌瘤叢生 醫(yī)生“不放棄”創(chuàng)造產子奇跡

來源:網(wǎng)絡 時間:2017-02-20 17:53:12

子宮內肌瘤叢生 醫(yī)生“不放棄”創(chuàng)造產子奇跡

養(yǎng)生之道網(wǎng)導讀:望著出生才10多天的寶寶,小蒙每天雖然很累,但特幸福地享受其中。自10月24日,在南京市婦幼生產之后,在這個34歲媽媽的內心……

望著出生才10多天的寶寶,小蒙每天雖然很累,但特幸福地享受其中。自10月24日,在南京市婦幼生產之后,在這個34歲媽媽的內心,仿佛一直有個聲音愉快地說:“我終于當媽媽了!”小蒙是一種特殊的“子宮肌瘤病”患者,大大小小的肌瘤附著在整個子宮里。醫(yī)學常識上,她當媽媽的可能性近乎為零。但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母性促動,這個女人拼了命也要孩子。幸運的是,她遇到一個愿意幫她一試的醫(yī)生,并最終創(chuàng)造奇跡!

揚子晚報記者 谷岳飛

得了特殊的“肌瘤病”

她想當媽媽,卻被醫(yī)生告知無法懷孕

小蒙清晰記得第一次見到寶寶的情形,“那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寶寶!”當時是仰視的角度,手術之后的小蒙筋疲力盡地躺在床上,醫(yī)生抱著寶寶來到她跟前,孩子剛出生,渾身上下白白的,但能看見寶寶圓滾滾的胳膊和腿?!氨M管沒看見他的臉,但我覺得他就是最帥的!”初為人母的小蒙,幸福感滿溢。

和別人不一樣,小蒙成功誕子堪稱奇跡,原因是她擁有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“子宮”。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,沒有人愿意公開提及這個詞匯。但對小蒙來說,過去將近10年的時間里,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近乎屈辱般地面對這個詞匯,從羞澀,到無奈,再至絕望。

子宮肌瘤本是婦科常見病,一種良性腫瘤,一般只需切掉就可。但小蒙所患的并非普通的子宮肌瘤,而是一種被稱為“子宮肌瘤病”的特殊子宮肌瘤。通俗地說,就是“子宮里愛長瘤子,縱使你切得再干凈,不久之后,又會再長,而且長得特別多?!毙∶山榻B說,病情最初出現(xiàn)時是2003年,當時就是月經(jīng)出血量特別多,而且始終貧血,當時為了補血,吃了各種蜂蜜、阿膠,結果這些補品無一例外都是促進肌瘤生長的,病情不見好轉,反而越來越重。不久小蒙病情最終確診。2006年,她在南京手術,從子宮內切下40多顆肌瘤。但其后,頑強的肌瘤如同野草一般,又布滿整個子宮。

這種病連教科書里都鮮有記載。幾乎所有醫(yī)生的建議都是摘除子宮。這也就意味著,對于年輕的小蒙來說,此生再無當媽媽的可能。

其后,小蒙輾轉南京、上海、合肥等地求醫(yī),嘗試各種偏方,得到的都是同樣冰冷的答案:即使不摘子宮,她懷孕的希望也非常渺茫。而且就算懷孕,還有發(fā)生子宮破裂的風險。在殘酷現(xiàn)實的一次次打擊下,小蒙自感她的當媽媽之夢正在飄走。

手術摘除419顆肌瘤

醫(yī)生的“不放棄”為她創(chuàng)造產子奇跡

幸運的是,小蒙遇到一位改變她命運的醫(yī)生。他的幫助讓這位媽媽抓住了萬分之一的可能。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院婦產科副主任醫(yī)生龔曉明(現(xiàn)在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任職)接診到小蒙時,小蒙病情的特殊性也讓他覺得棘手——剔除肌瘤保住子宮,患者懷孕的可能性依然渺茫,但摘掉子宮,就徹底斷了小蒙當媽媽的念想,這讓他很是猶豫。一番權衡之后,龔曉明決定手術,一個個剔除肌瘤。2011年10月21日,小蒙被推進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院的手術室。打開子宮的瞬間,盡管已有所思想準備,龔曉明還是大吃一驚:“沒想到瘤子會有那么多,大大小小附著在整個子宮里”。

同組的醫(yī)生見狀,覺得如此多的肌瘤再動手術已無意義,建議還是征求病人家屬意見,摘掉子宮算了。龔曉明猶豫了下,但還是堅持手術,繼續(xù)剔除肌瘤?!?個、2個……100個……200個……300個……”龔曉明和同事“奮戰(zhàn)”了5個小時,終于將所有的肌瘤剔除干凈。其時,疲憊的助手告知,從小蒙的子宮里,竟剔除出驚人的419個肌瘤!足足258g。

此前醫(yī)院的記錄是340個,小蒙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尷尬的新紀錄。經(jīng)此手術,小蒙的命運一下子迎來轉機。小蒙返回南京后,按照江蘇省中醫(yī)院一位老中醫(yī)的方子調理身子,并在去年成功懷孕,直至今年10月24日在南京市婦幼成功生產。因之,小蒙也成為剔除巨多肌瘤后,成功產子的第一人,堪稱奇跡。

■主刀醫(yī)生

手術改變患者命運

“病人優(yōu)先”影響我一生

享受初當媽媽的幸福,小蒙視龔曉明大夫為改變她命運的人。龔曉明的努力讓人尊敬。因為對醫(yī)生來說,僅就收入而言,摘除1個肌瘤和摘除419個肌瘤是一樣的,但付出的精力天壤之別。龔曉明欣慰于此,他說這是一個醫(yī)生最值得驕傲之處。對于醫(yī)患關系緊張的當下,此一病例讓人如沐春風。

接受采訪時,龔曉明說他的心里,也有一個讓他尤為感激、改變他人生的人?!埃ㄋ┓Q得上是我一生的人生導師”,龔曉明所指的是一位美國醫(yī)生Fukushima。2003年,得益于一個科研項目,龔曉明到美國洛杉磯的金·德魯醫(yī)療中心學習,F(xiàn)ukushima是該中心婦產科主任。一次,龔曉明和老師在醫(yī)院等電梯,遠處有個坐在輪椅上的病人被推過來。電梯到時,只見Fukushima“優(yōu)雅地將電梯門一擋,靜靜地等待病人的輪椅車先進電梯”。“在國內時,我早就對醫(yī)院里面,醫(yī)生是老大這種認識習以為常了,當時我雖然一句話沒說,但內心卻深受震動。從此我知道,病人優(yōu)先,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理念。”

回國后,龔曉明以《一位改變了我一生的醫(yī)生》為題,記下他此行在國外學習的最大收獲?!安还軇e人如何定義醫(yī)療,我認為醫(yī)療就是服務,無論患者貴賤?!?/p>

繼續(xù)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

分享至:

你可能感興趣 換一換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打開微信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(wǎng)頁分享至朋友圈。